【钱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译】《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以下为该诗的原文、译文以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翻译
钱塘湖春行
在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边,湖水刚刚涨满,云层低垂。
几处早飞的黄莺在向阳的树枝上争抢着温暖的地方,
哪户人家的新燕正在啄取春泥筑巢。
杂乱的花朵逐渐让人目不暇接,
刚长出的青草还只能遮住马蹄。
我最爱在湖东边行走,欣赏不尽的美景,
绿杨成荫的沙堤上,风景如画。
三、与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 体裁 | 七言律诗 |
| 创作背景 | 描写早春时节的西湖景色,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
| 主题思想 | 展现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运用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 |
| 代表诗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四、结语
《钱塘湖春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景,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唐诗中描写春景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