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成语解释】“鸟尽弓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鸟打完了,弓也就被收起来了”,用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帮助自己完成任务的人抛弃或处置掉。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忘恩负义、卸磨杀驴的行为。
成语详解: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 拼音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 释义 | 鸟打完了,弓就被收藏起来。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帮手或功臣抛弃或杀害。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使用场合 | 批评某些人做事后背信弃义、不讲情义 |
成语故事背景:
“鸟尽弓藏”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在越国战胜吴国后,勾践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对曾经帮助他复国的功臣范蠡和文种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范蠡看透了这一点,选择隐退,而文种则因未能及时识破勾践的野心,最终被赐死。这正是“鸟尽弓藏”的典型例子。
现代应用举例:
1. 职场中:老板在公司发展顺利后,将曾经出力的员工辞退。
2. 商业合作:合作伙伴在达成目标后,不再给予支持甚至背叛。
3. 政治领域:领导人成功上台后,清除异己或昔日盟友。
总结:
“鸟尽弓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与道德底线的坚守。否则,即使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也可能失去长远的信任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