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十法和破十法的区别】在小学数学中,尤其是学习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时,经常会接触到“平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它们都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运算的技巧,但两者在原理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下面将从概念、适用情况、操作步骤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对比。
一、概念说明
| 方法名称 | 定义 |
| 平十法 | 在计算过程中,把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数,再减去减数,最后把结果相加。适用于减数小于10的情况。 |
| 破十法 | 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把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先用10减去减数,再把剩下的部分加上。适用于被减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 |
二、适用情况对比
| 方法名称 | 适用情况 |
| 平十法 | 减数小于10,且被减数大于等于10,不需要借位的情况。例如:13 - 2 = 11 |
| 破十法 | 被减数个位不够减,需要向十位借位的情况。例如:13 - 6 = 7 |
三、操作步骤对比
| 方法名称 | 操作步骤 |
| 平十法 | 1. 将被减数拆成10 + 另一个数(如13 = 10 + 3) 2. 用10减去减数(如10 - 2 = 8) 3. 再将余下的部分加上(如8 + 3 = 11) |
| 破十法 | 1. 将被减数拆成10 + 另一个数(如13 = 10 + 3) 2. 用10减去减数(如10 - 6 = 4) 3. 再将余下的部分加上(如4 + 3 = 7) |
四、实际应用举例
| 题目 | 平十法 | 破十法 |
| 15 - 4 | 15 = 10 + 5 → 10 - 4 = 6 → 6 + 5 = 11 | 不适用(因为15个位足够减) |
| 12 - 5 | 不适用(因为12个位是2,不够减5) | 12 = 10 + 2 → 10 - 5 = 5 → 5 + 2 = 7 |
| 17 - 3 | 17 = 10 + 7 → 10 - 3 = 7 → 7 + 7 = 14 | 不适用(个位够减) |
| 14 - 9 | 不适用(个位4 < 9) | 14 = 10 + 4 → 10 - 9 = 1 → 1 + 4 = 5 |
五、总结
平十法和破十法虽然都属于分解与组合的计算策略,但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平十法更适用于减数较小、不需要借位的情况,而破十法则用于被减数个位不足减的情况,需要借助“10”的中间过渡来完成计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减法运算的思维过程。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计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