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平十法的讲解方法

2025-11-21 21:53:28

问题描述:

平十法的讲解方法,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21:53:28

平十法的讲解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十法”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通过“平十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掌握如何将一个较大的数拆分成两个部分,使得减法过程更加清晰、易于计算。

一、什么是“平十法”?

“平十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将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然后用这个“10”去减去减数,再将余下的结果与原来的余数相加,从而得到最终答案。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并提升他们的数感和计算能力。

例如:

13 - 5 = ?

步骤如下:

1. 将13拆成10 + 3;

2. 用10 - 5 = 5;

3. 再加上3,得到5 + 3 = 8。

所以,13 - 5 = 8。

二、平十法的讲解步骤

步骤 操作说明 教学目的
1 引入问题,如“13 - 5 = ?” 激发兴趣,引出问题
2 将被减数拆成“10 + 余数” 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3 用“10”减去减数 简化计算过程,避免直接借位
4 将结果与余数相加 得到最终答案,巩固算法

三、适用场景与教学建议

-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开始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生。

- 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如小棒、数字卡片)、图形演示、口算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 注意事项:

- 避免过早引入复杂的退位概念;

- 多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 鼓励学生多做练习,逐步熟练掌握。

四、总结

“平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减法教学方法,它通过将数字拆解为“10”和“余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计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速度。

方法名称 平十法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 核心思想 拆分数字,简化减法 教学目标 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 数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难点 理解“借位”概念

通过合理运用“平十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