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表总目查询】在古典诗词创作中,“平水韵”是汉语诗歌用韵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在近体诗(如律诗、绝句)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平水韵起源于南宋时期,由陈渊编纂,后经陆游整理,因刊印于浙江平水(今浙江绍兴一带)而得名。该韵书将汉字分为106个韵部,每部包含若干字,按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
为了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使用,以下是对“平水韵表总目”的总结与表格展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传统韵书。
一、平水韵总目概述
平水韵共分为106个韵部,其中:
- 上平:25个韵部
- 下平:29个韵部
- 上声:30个韵部
- 去声:28个韵部
- 入声:4个韵部
每个韵部内的字多为同韵或邻韵字,便于诗人选择押韵字。虽然现代普通话发音已发生变化,但古体诗仍需遵循这一规范,以保持作品的音韵美和格律感。
二、平水韵总目一览表
| 韵部编号 | 韵部名称 | 所属声调 | 包含字举例(部分) |
| 1 | 一东 | 上平 | 东、同、风、中、空 |
| 2 | 二冬 | 上平 | 冬、宗、钟、通、红 |
| 3 | 三江 | 上平 | 江、阳、长、光、章 |
| 4 | 四支 | 上平 | 支、时、之、诗、词 |
| 5 | 五微 | 上平 | 微、衣、机、希、稀 |
| 6 | 六鱼 | 上平 | 鱼、居、书、舒、虚 |
| 7 | 七虞 | 上平 | 虞、途、俱、苏、枯 |
| 8 | 八齐 | 上平 | 齐、西、啼、迷、题 |
| 9 | 九佳 | 上平 | 佳、家、花、霞、涯 |
| 10 | 十灰 | 上平 | 灰、回、雷、杯、杯 |
| 11 | 十一真 | 上平 | 真、人、尘、身、神 |
| 12 | 十二文 | 上平 | 文、闻、云、群、君 |
| 13 | 十三元 | 上平 | 元、源、言、门、轩 |
| 14 | 十四寒 | 上平 | 寒、看、安、难、干 |
| 15 | 十五删 | 上平 | 删、山、关、还、间 |
| 16 | 一先 | 下平 | 先、天、年、烟、边 |
| 17 | 二萧 | 下平 | 萧、遥、朝、潮、凋 |
| 18 | 三肴 | 下平 | 肴、遥、标、桥、谣 |
| 19 | 四豪 | 下平 | 豪、高、刀、袍、操 |
| 20 | 五歌 | 下平 | 歌、多、河、何、波 |
| 21 | 六麻 | 下平 | 麻、花、家、沙、华 |
| 22 | 七阳 | 下平 | 阳、杨、房、光、霜 |
| 23 | 八庚 | 下平 | 庚、更、声、清、生 |
| 24 | 九青 | 下平 | 青、听、明、星、亭 |
| 25 | 十蒸 | 下平 | 蒸、登、灯、曾、腾 |
| 26 | 十一尤 | 下平 | 尤、舟、流、秋、楼 |
| 27 | 十二侵 | 下平 | 侵、深、心、金、琴 |
| 28 | 十三覃 | 下平 | 覃、堪、南、参、探 |
| 29 | 十四盐 | 下平 | 盐、添、兼、詹、檐 |
| 30 | 十五咸 | 下平 | 咸、山、关、还、闲 |
| 31 | 一先 | 下平 | 先、天、年、烟、边 |
| 32 | 二萧 | 下平 | 萧、遥、朝、潮、凋 |
| 33 | 三肴 | 下平 | 肴、遥、标、桥、谣 |
| 34 | 四豪 | 下平 | 豪、高、刀、袍、操 |
| 35 | 五歌 | 下平 | 歌、多、河、何、波 |
| 36 | 六麻 | 下平 | 麻、花、家、沙、华 |
| 37 | 七阳 | 下平 | 阳、杨、房、光、霜 |
| 38 | 八庚 | 下平 | 庚、更、声、清、生 |
| 39 | 九青 | 下平 | 青、听、明、星、亭 |
| 40 | 十蒸 | 下平 | 蒸、登、灯、曾、腾 |
| 41 | 十一尤 | 下平 | 尤、舟、流、秋、楼 |
| 42 | 十二侵 | 下平 | 侵、深、心、金、琴 |
| 43 | 十三覃 | 下平 | 覃、堪、南、参、探 |
| 44 | 十四盐 | 下平 | 盐、添、兼、詹、檐 |
| 45 | 十五咸 | 下平 | 咸、山、关、还、闲 |
| 46 | 一送 | 上声 | 送、动、梦、痛、重 |
| 47 | 二宋 | 上声 | 宋、弄、用、重、冻 |
| 48 | 三绛 | 上声 | 绛、降、望、浪、访 |
| 49 | 四纸 | 上声 | 纸、止、里、是、此 |
| 50 | 五尾 | 上声 | 尾、美、毁、悔、斐 |
| 51 | 六语 | 上声 | 语、许、吕、举、处 |
| 52 | 七麌 | 上声 | 麌、路、暮、度、护 |
| 53 | 八荠 | 上声 | 荠、济、礼、喜、起 |
| 54 | 九蟹 | 上声 | 蟹、海、买、改、骇 |
| 55 | 十贿 | 上声 | 贿、悔、罪、对、退 |
| 56 | 十一轸 | 上声 | 轸、忍、准、引、尹 |
| 57 | 十二吻 | 上声 | 吻、稳、混、滚、问 |
| 58 | 十三阮 | 上声 | 阮、晚、远、管、满 |
| 59 | 十四旱 | 上声 | 旱、短、散、乱、断 |
| 60 | 十五潸 | 上声 | 潢、满、缓、碗、惋 |
| 61 | 十六铣 | 上声 | 铣、显、简、剪、遣 |
| 62 | 十七啸 | 上声 | 啸、笑、少、照、料 |
| 63 | 十八巧 | 上声 | 巧、皎、小、扰、搅 |
| 64 | 十九皓 | 上声 | 皓、老、到、保、抱 |
| 65 | 二十哿 | 上声 | 哿、果、火、过、裹 |
| 66 | 二十一马 | 上声 | 马、打、下、话、雅 |
| 67 | 二十二养 | 上声 | 养、朗、广、赏、往 |
| 68 | 二十三梗 | 上声 | 梗、冷、景、影、请 |
| 69 | 二十四迥 | 上声 | 迥、醒、静、定、命 |
| 70 | 二十五有 | 上声 | 有、酒、久、守、首 |
| 71 | 二十六寝 | 上声 | 寝、隐、饮、审、谨 |
| 72 | 二十七感 | 上声 | 感、敢、览、揽、懒 |
| 73 | 二十八俭 | 上声 | 俭、减、检、柬、险 |
| 74 | 二十九琰 | 上声 | 琰、掩、盏、展、典 |
| 75 | 三十药 | 去声 | 药、乐、落、薄、恶 |
| 76 | 三十一陌 | 去声 | 陌、白、客、德、宅 |
| 77 | 三十二锡 | 去声 | 锡、迹、益、力、饰 |
| 78 | 三十三职 | 去声 | 职、直、得、力、识 |
| 79 | 三十四物 | 去声 | 物、日、出、实、术 |
| 80 | 三十五未 | 去声 | 未、味、泪、佩、愧 |
| 81 | 三十六队 | 去声 | 队、退、锐、碎、会 |
| 82 | 三十七震 | 去声 | 震、尽、进、慎、刃 |
| 83 | 三十八勘 | 去声 | 勘、暗、看、漫、憾 |
| 84 | 三十九宥 | 去声 | 宥、右、旧、救、寿 |
| 85 | 四十臻 | 去声 | 珍、真、身、人、尘 |
| 86 | 四十一侵 | 去声 | 侵、深、心、金、琴 |
| 87 | 四十二文 | 去声 | 文、闻、云、群、君 |
| 88 | 四十三元 | 去声 | 元、源、言、门、轩 |
| 89 | 四十四寒 | 去声 | 寒、看、安、难、干 |
| 90 | 四十五删 | 去声 | 删、山、关、还、间 |
| 91 | 四十六叹 | 去声 | 叹、乱、观、看、岸 |
| 92 | 四十七曷 | 去声 | 曷、喝、渴、夺、脱 |
| 93 | 四十八药 | 去声 | 药、乐、落、薄、恶 |
| 94 | 四十九祃 | 去声 | 骃、怕、杀、驾、画 |
| 95 | 五十遇 | 去声 | 遇、路、露、度、渡 |
| 96 | 五十一暮 | 去声 | 暮、路、护、度、怒 |
| 97 | 五十二寘 | 去声 | 寘、置、志、智、治 |
| 98 | 五十三御 | 去声 | 御、路、护、度、怒 |
| 99 | 五十四有 | 去声 | 有、酒、久、守、首 |
| 100 | 五十五宥 | 去声 | 宥、右、旧、救、寿 |
| 101 | 五十六屑 | 去声 | 屑、雪、月、决、别 |
| 102 | 五十七铁 | 去声 | 铁、切、灭、结、设 |
| 103 | 五十八宥 | 去声 | 宥、右、旧、救、寿 |
| 104 | 五十九泽 | 去声 | 泽、责、侧、默、测 |
| 105 | 六十药 | 去声 | 药、乐、落、薄、恶 |
| 106 | 六十一叶 | 去声 | 叶、歇、悦、月、悦 |
三、总结
平水韵作为古代诗歌的重要韵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语音系统,也为后世诗词创作提供了规范。尽管现代语言发生了变化,但在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时,了解并掌握平水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水韵的分类及所属声调,方便查阅和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常用韵部入手,逐步深入,提高对古诗韵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