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是什么意思】“披肝沥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忠诚、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或事业付出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这个成语带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情感色彩,多用于赞美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人。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披肝沥胆 | 比喻倾吐真心,竭尽忠诚。比喻对人或事极度忠诚、全心全意地付出。 |
二、成语来源
“披肝沥胆”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披肝沥胆,以报陛下。”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如《后汉书》《宋史》等典籍中均有类似表达。
三、成语用法
- 词性:动词性成语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使用场合:常用于赞扬他人的忠诚、奉献精神,也可用于自述决心。
- 例句:
- 他在危难时刻披肝沥胆,为团队赢得了胜利。
- 这位医生披肝沥胆地救治病人,深受大家敬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忠心耿耿、赤胆忠心、鞠躬尽瘁 |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自私自利 |
五、成语意义总结
“披肝沥胆”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责任或使命时,能够毫无保留地投入全部心血,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度。这种精神在历史、文学、现实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
“披肝沥胆”是形容人极度忠诚、尽心尽力的成语,多用于赞美他人的奉献精神。其源自古代文献,现广泛用于各种正式或文学语境中,表达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