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生平简介】彭孙贻(1615年-1673年),字仲谋,号茗斋,浙江海盐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和藏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尤以诗文著称,其作品风格清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彭孙贻一生经历明末动荡,后隐居不仕,专心著述与藏书,对保存和整理古代文献有重要贡献。
在文学上,彭孙贻与当时许多文人交往密切,尤其与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有深厚友谊。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此外,他还编纂了《四库全书》的前身之一——《古今图书集成》,为后世的文献整理提供了宝贵资料。
彭孙贻一生淡泊名利,注重学问修养,其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彭孙贻 |
| 字 | 仲谋 |
| 号 | 茗斋 |
| 出生年份 | 1615年 |
| 去世年份 | 1673年 |
| 籍贯 | 浙江海盐 |
| 身份 | 学者、诗人、藏书家 |
| 主要成就 | 诗歌创作、文献整理、藏书丰富 |
| 代表作品 | 《茗斋集》、参与《古今图书集成》编纂 |
| 生活背景 | 明末清初动荡时期,隐居不仕 |
| 文学风格 | 清丽典雅,含蓄深沉 |
| 人际关系 | 与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交往密切 |
彭孙贻的一生虽未显赫于仕途,但其在文学与学术上的贡献却不可忽视。他的作品与思想至今仍被学者研究与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