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使用武力,不择手段地发动战争,甚至到了不顾一切、穷尽兵力的地步。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批评的是那种好战、缺乏理性、忽视和平手段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穷兵 | 指用尽所有的兵力,竭尽全力发动战争。 |
黩武 | 指滥用武力,不加节制地使用武器和战争手段。 |
成语整体含义 | 形容极端好战,不计后果地发动战争,缺乏理智和克制。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穷兵黩武,以逞其欲。”
- 用法:多用于批评国家或领导人的军事行为,也可用于批评个人的激进态度。
- 近义词:好战成性、穷兵黩武、穷凶极恶
- 反义词:和平共处、以和为贵、息事宁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国家政策 | “该国近年来不断扩张军备,穷兵黩武,严重威胁地区稳定。” |
描述历史事件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穷兵黩武,导致民不聊生。” |
评价人物行为 | “他总是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真是穷兵黩武。”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穷兵黩武”不仅是对战争行为的描述,更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以德服人”、“仁政”的推崇。古人认为,真正的强盛应建立在道德与民心之上,而非单纯的武力征服。因此,“穷兵黩武”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陷入盲目战争的泥潭,而应寻求和平与理性的解决方式。
五、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对战争的过度依赖和滥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应更加注重智慧与和平的手段,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武力解决问题。这一成语不仅适用于历史评价,也对现代社会的外交政策和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