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意思是什么】“迫不及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内心非常急切、无法等待的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或焦虑情绪,通常伴随着急于行动的心理。
一、成语解释
迫不及待:形容事情非常紧急或心情非常急切,无法再等待下去,迫切地想要去做某事。
- 出处: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诸将皆欲出战,孔明曰:‘不可!此计大妙,须待其自乱,方能破之。’众将曰:‘若不速战,必误大事。’孔明曰:‘非也,今当静以待变,勿轻动。’众人皆曰:‘岂有此理?’孔明曰:‘吾心已决,不可违也。’于是,众将无奈,只得按兵不动。然其心,迫不及待。”
- 近义词:急不可待、心急如焚、迫不及待
- 反义词:从容不迫、慢条斯理、镇定自若
二、用法与示例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表达对某事的强烈期待 | 他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消息,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查看。 |
| 描述急切的心情 | 她刚拿到录取通知书,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
| 形容行动迅速 | 灾难发生后,救援人员迫不及待地赶往现场。 |
三、总结
“迫不及待”是一个表达强烈期待和急切心理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在描述人物情感或行为时非常贴切。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的搭配,避免语义不清或用词不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迫不及待 |
| 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 释义 | 形容非常急切,无法等待 |
| 出处 | 《三国演义》 |
| 近义词 | 急不可待、心急如焚 |
| 反义词 | 从容不迫、慢条斯理 |
| 用法 | 描述急切心理或行动迅速 |
| 示例 |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件。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迫不及待”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