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是什么】在数学运算中,除法是一个基本的运算方式,而“被除数”、“除数”和“商”是除法运算中的三个关键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数学关系,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除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定义
- 被除数: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被分割或被除的对象,即被除以某个数的数。
- 除数:除数是将被除数进行分割的数,也就是用来除被除数的那个数。
- 商:商是被除数除以除数后得到的结果。
例如,在算式 $ 12 \div 3 = 4 $ 中:
- 被除数是 12,
- 除数是 3,
- 商是 4。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除法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关系:
$$
\text{被除数} = \text{除数} \times \text{商}
$$
也就是说,如果已知除数和商,可以通过相乘得到被除数;如果已知被除数和除数,可以通过除法得到商。
此外,如果存在余数(即不能整除的情况),则有:
$$
\text{被除数} = \text{除数} \times \text{商} + \text{余数}
$$
其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总结与表格展示
| 概念 | 定义 |
| 被除数 | 在除法中被分割的数,即被除以某个数的数。 |
| 除数 | 将被除数进行分割的数,即用来除被除数的数。 |
| 商 | 被除数除以除数后得到的结果。 |
| 关系公式 | 说明 |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当没有余数时成立 |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当有余数时成立,且余数 < 除数 |
四、实际应用举例
1. 无余数情况
$ 20 \div 5 = 4 $
- 被除数:20
- 除数:5
- 商:4
- 验证:$ 5 \times 4 = 20 $
2. 有余数情况
$ 23 \div 5 = 4 \text{ 余 } 3 $
- 被除数:23
- 除数:5
- 商:4
- 余数:3
- 验证:$ 5 \times 4 + 3 = 23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被除数、除数、商”的关系是除法运算的基础,掌握这一关系对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