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舍簪笏于百龄的笏读音

2025-11-21 04:18:31

问题描述:

舍簪笏于百龄的笏读音,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04:18:31

舍簪笏于百龄的笏读音】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其中“笏”字就出现在《滕王阁序》中的“舍簪笏于百龄”一句。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笏”的读音是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舍簪笏于百龄”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著名的骈文作品。其中“簪”和“笏”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礼器,象征身份与地位。“簪”指簪子,用于固定官帽;“笏”则是一种长条形的板状物,用于大臣上朝时记录奏章或书写内容。

“笏”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其读音容易被误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权威古籍注释,“笏”的正确读音为 hù(第四声)。

需要注意的是,“笏”在古文中多用于表示官员的仪仗用具,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在阅读古文时,了解这些字的正确读音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二、表格展示

拼音 声调 含义 出处 备注
第四声 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板状物,用于记事或书写 《滕王阁序》 读音易误为“fú”或“hú”,需注意区分

三、常见错误提示

1. 误读为“fú”:部分人可能因“笏”与“福”字形相近而误读为“fú”,但这是错误的。

2. 误读为“hú”:也有人将其与“糊”字混淆,导致发音错误。

3. 忽视声调:正确的读音为“hù”,第四声,而非第三声或其他声调。

四、结语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准确掌握生僻字的读音至关重要。对于“笏”字,我们应明确其读音为 hù,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文化内涵。通过与表格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这一知识点,避免常见的误读问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