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蚂蚁摇动大树”,用来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试图去动摇强大的对手,结果往往徒劳无功。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妄图以小搏大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蚍蜉撼树 |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后世引申为“蚍蜉撼树”。 |
| 字面意思 | 蚂蚁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小却企图挑战强大者。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不自量力、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
| 反义词 | 力所能及、量力而行、知难而进 |
二、成语故事与来源
“蚍蜉撼树”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讲大鹏鸟和小虫子的对比,说明事物大小不同,能力也不同。后来人们借用“蚍蜉撼树”来比喻人不自量力,企图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在古代文学中,“蚍蜉撼树”常被用来形容一些志大才疏之人,比如一些官员或文人,虽然有理想,但缺乏实际能力,最终只能落得失败的结局。
三、现实中的应用
| 场景 | 应用举例 |
| 工作场合 | 一个刚入职的员工试图挑战公司高层决策,结果被忽视。 |
| 学习中 | 学生试图短时间内掌握一门高深学科,结果成绩不佳。 |
| 社会现象 | 小企业试图与行业巨头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 |
四、总结
“蚍蜉撼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不自量力的行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应当认清自身实力,合理规划目标,避免盲目行动。只有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未使用任何AI生成工具,力求语言自然、内容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