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刀而藏怎么说】“善刀而藏”是一个源自《庄子·养生主》的成语,原句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庖丁在解牛时,技艺高超,刀法精准,能够避开骨头之间的缝隙,使得刀刃不伤,保持锋利。最后他把刀擦干净收起来,表示对技艺的敬畏与谦逊。
一、总结
“善刀而藏”字面意思是“把刀擦拭干净后收藏起来”,引申为在取得成功或完成一项任务后,保持低调、谨慎,不炫耀、不张扬。它强调的是功成身退、内敛持重的态度,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韬光养晦”的智慧。
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取得成就后,不居功自傲,而是懂得收敛锋芒,保持谦逊和冷静。
二、词语解析表
| 词语 | 含义 | 引申义 | 使用场景 |
| 善刀 | 擦净刀 | 精益求精、细致周到 | 描述做事认真、注重细节 |
| 而 |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 表示动作的连续性 | 用于连接前后动作 |
| 藏 | 收藏、隐藏 | 低调、不张扬 | 用于表达谦逊、不炫耀 |
| 善刀而藏 | 把刀擦净后收藏 | 成功后不炫耀、保持谦逊 | 用于评价人处事态度 |
三、实际应用举例
| 场景 | 应用例子 | 说明 |
| 工作场合 | 项目完成后,他默默整理资料,没有向领导邀功。 | 表现了“善刀而藏”的精神,不争功,踏实做事。 |
| 人际关系 | 朋友获得成功后,选择低调处理,避免引起嫉妒。 | 展现了对他人尊重与自我克制的智慧。 |
| 个人修养 | 古代文人得志后,常隐退山林,不再过问政事。 | 体现“功成身退”的传统价值观。 |
四、文化背景与意义
“善刀而藏”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通过庖丁解牛的技艺,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哲学思想。它不仅是对技术的尊重,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在成功之后,仍能保持清醒与谦逊。
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充满诱惑的环境中,学会“善刀而藏”,有助于避免浮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五、结语
“善刀而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一味炫耀自己的能力,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懂得收敛、沉淀与反思。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也是一种深邃的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