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庚午年是哪一年】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体系中,“庚午”是一个特定的年份标识,由天干“庚”和地支“午”组合而成。根据干支循环规律,每60年为一个周期,因此“庚午”年每隔60年会出现一次。
在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庚午”年对应的公历年份是1930年。这一结论可以通过干支换算得出,也可通过历史资料进行验证。
以下是对“民国庚午年是哪一年”的总结与具体信息展示:
总结
- 干支纪年:庚午
-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 对应公历年份:1930年
- 干支周期:60年一轮回
- 庚午年特征:属马,五行属金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干支纪年 | 庚午 |
| 民国时期 | 1912年—1949年 |
| 公历年份 | 1930年 |
| 天干 | 庚(金) |
| 地支 | 午(马) |
| 五行属性 | 金 |
| 周期 | 60年一轮回 |
| 历史背景 | 民国十九年,社会动荡 |
说明
“庚午”年在传统命理、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常被用于推算个人命运或节庆安排。在民国时期,1930年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之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较为复杂的一段时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干支年份对应的公历年份,可参考干支表或使用相关计算工具进行换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