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意思】“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句诗通过对比“纨绔”与“儒冠”,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自身命运的感慨。
“纨绔”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他们生活优渥,不会因饥饿而死;而“儒冠”则象征着士人、读书人,他们虽然有才学,却常常因为坚持原则、清高自持而陷入困境,甚至被现实所误。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利禄的重视,以及对知识分子处境的无奈与批判。杜甫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 纨绔 | 富贵人家的子弟,生活奢侈 | 对比对象,表现社会阶层差异 |
| 不饿死 | 指生活无忧,不会因贫困而死亡 | 强调纨绔阶层的安逸 |
| 儒冠 | 士人、读书人的象征 | 代表知识分子,表达对他们的同情 |
| 多误身 | 常常因坚持原则而遭遇不幸 | 表达对士人命运的感慨与批判 |
结语: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古代士人虽有才华,却常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受困,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财富与权势的偏重。杜甫以诗言志,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