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潼关路全诗】“山河表里潼关路”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原诗为:
> 凉州词
> 张籍
> 浑浑呵气,漠漠沙黄。
> 山河表里,潼关路长。
> 万里风尘,一剑光芒。
> 愿将此身,寄于边疆。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风光与将士戍边的情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既是对地理形势的描述,也暗含了历史与军事的重要性。
“山河表里潼关路”是古诗中对地理与军事战略的精妙概括。“山河”指山川河流,“表里”意为内外相依,形容地势险要;“潼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整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地理的壮丽,也隐含了边关将士的豪情与责任。
表格对比分析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诗句出处 | 张籍《凉州词》 |
| 原文 | 浑浑呵气,漠漠沙黄。山河表里,潼关路长。万里风尘,一剑光芒。愿将此身,寄于边疆。 |
| 词语解释 | “山河表里”:山川河流环绕,地形险要;“潼关路”:指通往潼关的道路,象征边关要道。 |
| 地理意义 | 潼关位于秦晋豫交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古代重要军事关口。 |
| 文学价值 | 用简练语言描绘边塞风光与戍边情怀,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 历史背景 | 唐代边塞诗盛行,反映当时社会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将士精神。 |
| 作者简介 | 张籍,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风格质朴自然。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山河表里潼关路”这一诗句的内涵与意义,它不仅是地理的描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