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战役简介】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是1947年国共内战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此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华东战场上的一次经典战例,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也为后续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一、战役背景
1947年初,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受挫后,转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蒋介石命令其精锐部队整编第74师、第11师等,由李仙洲指挥,向鲁中地区推进,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威胁华东野战军的后方。
此时,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诱敌深入,最终在莱芜地区设伏,准备歼灭国民党军主力。
二、战役过程
- 1947年2月3日:华东野战军开始围困莱芜城。
- 2月6日:国民党军李仙洲部被迫突围,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于莱芜以北地区。
- 2月7日至9日:经过三天激战,华东野战军成功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3师、第77师等部,俘虏李仙洲及大批官兵。
- 2月10日:战役结束,国民党军损失惨重,莱芜失守。
三、战役结果
项目 | 内容 |
时间 | 1947年2月3日—2月10日 |
地点 | 山东省莱芜地区 |
指挥官 | 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国民党军:李仙洲 |
参战兵力 | 华东野战军约10万人;国民党军约8万人 |
战术 | 诱敌深入、围点打援、伏击战 |
战果 | 歼灭国民党军5.6万余人,俘虏李仙洲等高级将领 |
意义 | 打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计划,提升我军士气 |
四、历史评价
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展现了我军灵活机动、善于用兵的特点。此役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也极大削弱了其在山东的作战能力,为后续的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莱芜战役的胜利,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原则,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