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哪里

2025-11-24 16:24:49

问题描述:

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哪里,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16:24:49

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哪里】《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其中,《邶风·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内容简短但富有深意。其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一句,常被引用和解读,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一、原文与出处

《邶风·式微》原文如下: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这段文字的意思大致是:天色渐暗,为何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的事,为何要在泥水中奔波?

“式微式微,胡不归”是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苦、不得归家的感慨。

二、出处来源

项目 内容
出处 《诗经·邶风·式微》
朝代 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
作者 不详(《诗经》多为无名氏创作)
风格 民歌体,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主题 表达对劳役生活的不满与思乡之情

三、文化背景与意义

“式微式微”中的“式”为语气助词,“微”指微弱、昏暗,合起来表示天色渐暗。诗人通过描绘夜幕降临、归家未果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哀怨的情绪。

“胡不归”则是直接的质问,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百姓因战乱或徭役而被迫离家、无法归来的现实。这种情绪在后世文学中也常被引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作品中借用《诗经》的意象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四、现代应用与引用

“式微式微,胡不归”虽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古诗,但在现代仍常被引用,尤其在表达对生活压力、工作劳累或思乡之情时,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例如:

- 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描写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在影视剧中,作为台词增强情感张力;

- 在网络语境中,成为一种文艺化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

“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诗经·邶风·式微》,是一首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民歌。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因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在后世广泛流传并被不断引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