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为大室全篇翻译】一、
《齐宣王为大室》出自《战国策·齐策》,讲述的是齐宣王为了修建一座宏伟的宫殿,不顾国家财政和百姓负担,最终导致国力衰弱、民怨沸腾的故事。文章通过大臣颜斶的劝谏,反映出古代君主在追求奢华与民生之间的矛盾,以及贤臣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故事中,齐宣王因喜好豪华建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不惜加重赋税,引发朝野不满。颜斶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大臣,以智慧和忠言劝谏齐宣王,指出过度追求享乐将导致国家衰败。虽然齐宣王一度采纳建议,但最终未能彻底改变政策,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齐宣王为大室,大室成,又欲为台。 | 齐宣王建造了一座大宫殿,宫殿建成后,又想修建一座高台。 |
| 颜斶曰:“王之役夫,多矣。” | 颜斶说:“大王动用的劳工已经很多了。” |
| 王曰:“寡人之役夫,未足也。” | 齐宣王说:“寡人的劳工还不够。” |
| 斶曰:“王之役夫,多矣,而王不以为足,是王之欲无厌也。” | 颜斶说:“大王动用的劳工已经很多了,但您还不满足,这说明您的欲望没有止境。” |
| 王曰:“寡人之欲,何足以道!” | 齐宣王说:“寡人的欲望,怎么值得谈论呢?” |
| 斶曰:“王之欲,虽小,不可轻也。” | 颜斶说:“大王的欲望,虽然微小,也不可轻视。” |
| 王曰:“然则,何以处之?” | 齐宣王问:“那么,该怎么办呢?” |
| 斶曰:“王若能节俭,省其役,薄其赋,则民安而国富。” | 颜斶说:“大王如果能够节制享乐,减少劳役,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安定,国家也会富裕。” |
| 王曰:“善!” | 齐宣王说:“好啊!” |
| 于是,王遂罢其役,而修其政。 | 于是,齐宣王停止了劳役,并整顿了政务。 |
三、总结分析
《齐宣王为大室》是一篇典型的劝谏类历史散文,通过齐宣王修建宫殿和高台的事件,揭示了统治者若沉迷于享乐、忽视民生,终将导致国家衰败的道理。颜斶的劝谏不仅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有力,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它提醒后人,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避免因个人欲望而损害整体利益。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或历史背景,可继续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