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201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的系统性指导文件,于2017年发布实施。该规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工程安全、耐久和经济性。以下是对本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要内容概述
本规范主要涵盖了水工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养护与温控、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其目的是为施工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核心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1. 材料要求 | 明确了水泥、骨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强调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 2. 配合比设计 | 提出根据工程结构类型、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配比设计,注重耐久性与强度的平衡。 |
| 3. 模板工程 | 规定了模板的选型、安装、支撑及拆除要求,确保结构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
| 4. 钢筋工程 | 对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及锚固提出具体要求,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
| 5. 混凝土浇筑 | 强调分层浇筑、振捣密实、避免离析,对大体积混凝土特别提出了温控措施。 |
| 6. 养护与温控 | 提出不同季节下的养护方式,特别是对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施工的控制措施。 |
| 7. 质量检查与验收 | 明确了各阶段的质量检查项目和标准,确保施工全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
三、规范亮点
- 强化耐久性要求:增加了对混凝土抗渗、抗冻、抗腐蚀等方面的控制指标。
- 细化施工工艺:针对不同工程部位(如坝体、闸门、渠道等)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法。
- 加强环保与节能:鼓励使用绿色建材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 提高可操作性:语言表述更加清晰,便于现场技术人员理解和执行。
四、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水工建筑物,包括水库、堤坝、水闸、泵站、引水渠等。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复杂结构的工程,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设计。
五、结语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2017》作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为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施工单位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确保各项施工环节符合规范要求,推动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章节内容或应用实例,可查阅《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7)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