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鹦鹉洲原文】“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是该诗中的经典名句之一。此句描绘了江边春景的葱郁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和往昔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该句原文及其背景的总结,并结合相关资料制作成表格形式,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原文及出处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 崔颢(唐代)
作品: 《黄鹤楼》
创作时间: 约公元718年(唐玄宗开元六年)
二、诗句解析
“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中,“芳草”指春天的青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鹦鹉洲”则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之中,因东汉末年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
整句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城,树木清晰可见;江边的鹦鹉洲上,芳草茂密繁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三、文化背景与影响
- 历史典故: 鹦鹉洲与祢衡有关,祢衡为东汉文学家,以才高八斗、性格刚烈著称,后被曹操所杀,葬于鹦鹉洲。
- 艺术价值: 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后世文人吟咏江景、抒发思乡情怀的经典意象。
- 文学地位: 《黄鹤楼》被誉为唐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在唐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出处 | 崔颢《黄鹤楼》 |
作者 | 崔颢(唐代) |
诗体 | 七言律诗 |
创作时间 | 公元718年左右 |
意象 | 芳草、鹦鹉洲 |
含义 | 描绘江边春景,表达思乡之情 |
文化背景 | 与祢衡有关,寓意深厚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悠远 |
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常用意象 |
五、结语
“芳草萋萋鹦鹉洲”不仅是崔颢笔下的一句写景之语,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在今天的阅读与写作中,这句诗依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