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简介资料】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与诸葛亮齐名,被后人称为“卧龙、凤雏”,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早年才学出众,但因相貌丑陋,未被重用,后投奔刘备,成为其重要的谋士之一。庞统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攻战雒城时不幸中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一、庞统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庞统 |
| 字 | 士元 |
| 号 | 凤雏 |
| 出生年份 | 公元179年 |
| 去世年份 | 公元214年 |
| 籍贯 | 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 所属势力 | 蜀汉 |
| 主要成就 | 辅助刘备夺取益州,提出“上中下三策”;在军事和政治上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 |
| 代表策略 | “上中下三策”建议刘备趁刘璋软弱之时夺取益州 |
| 人物评价 | 才智过人,深得刘备信任,被誉为“凤雏”,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
| 历史地位 | 蜀汉重要谋士,对刘备集团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
二、庞统的主要事迹
1. 早年经历
庞统自幼聪慧,但因容貌不佳,初时不被重视。曾被荆州名士司马徽称赞为“凤雏”,因此名声渐起。
2. 投奔刘备
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庞统得以进入刘备的幕府。他向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建议趁刘璋无能之际夺取益州,为刘备后来入主益州奠定了基础。
3. 协助刘备夺取益州
庞统随刘备入川,参与了夺取益州的战役。他提出的战略帮助刘备逐步掌控益州,并最终击败刘璋。
4. 死于雒城之战
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庞统亲临前线,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5. 死后影响
庞统之死令刘备极为悲痛,诸葛亮也感叹“法正之死,我失一臂”。庞统虽英年早逝,但其才华和贡献在蜀汉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三、历史评价
庞统虽然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不如诸葛亮详尽,但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极具智慧和胆识的谋士。他的“凤雏”称号与诸葛亮的“卧龙”相呼应,象征着两位杰出人才的并肩而立。
尽管庞统的生命短暂,但他对蜀汉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战略眼光和忠诚精神,使他在三国历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