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是指哪八音】“八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它指的是八种不同材质制成的乐器,代表了古代音乐的分类方法。八音不仅是音乐理论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声音和材料的理解。
一、八音的基本概念
八音是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来划分的八类乐器,分别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一种材料都对应着不同的乐器类型,这些乐器在古代用于祭祀、礼仪、宫廷音乐等场合。
二、八音的具体内容
以下是八音的具体分类及其对应的乐器:
| 八音 | 材料 | 对应乐器 | 说明 |
| 金 | 金属 | 钟、镈、铙 | 用于礼乐,音色清脆,多用于大型仪式 |
| 石 | 石头 | 磬 | 用石头制成,音色清亮,常用于祭祀 |
| 土 | 黏土 | 埙、缶 | 以陶土为主,音色浑厚,多用于民间音乐 |
| 革 | 皮革 | 鼓、鼗 | 用动物皮制成,节奏感强,用于鼓乐 |
| 丝 | 丝线 | 琴、瑟、筝 | 弦乐器,音色柔和,多用于文人雅集 |
| 木 | 木材 | 案、柷、敔 | 木质打击乐器,用于引导乐曲起止 |
| 匏 | 葫芦 | 笙、竽 | 用葫芦制作,音色悠扬,属吹奏乐器 |
| 竹 | 竹子 | 箫、笛、管 | 竹制吹奏乐器,音色清脆,广泛使用 |
三、八音的历史意义
八音的概念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材料与音乐关系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观念。例如,钟磬等金属、石质乐器多用于贵族和官方场合,而土、竹等材质则更多出现在民间音乐中。
此外,“八音”也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进一步发展为“八音之律”,成为古代乐律学的基础之一。
四、总结
“八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一种分类方式,按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每类对应不同的乐器。它们不仅构成了古代音乐的物质基础,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八音,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