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全诗及译文】《亲戚或余悲》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情感深沉,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一句,表达了在生死离别之后,亲人虽有悲伤,但世人早已将往事淡忘的无奈与哀伤。
一、诗歌总结
《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史之乱和两人最终的悲剧结局。诗中既有对爱情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句诗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意指即使亲朋好友仍为他们的离别感到悲伤,但外人早已将这段往事当作歌谣传唱,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二、全诗节选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汉家皇帝沉迷美色,想得到倾国的美人,统治天下多年却始终未能如愿。 |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住在深宅中还未被人知晓。 |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她天生美丽,难以隐藏,一天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宠妃。 |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她回头一笑,百般娇艳,六宫中的妃嫔都黯然失色。 |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春天寒冷时,皇帝赐她沐浴华清池,温润的泉水滑过她细腻的肌肤。 |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她头戴金饰,面容如花,夜晚在芙蓉帐中共度春宵。 |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春夜短暂,天亮后皇帝便不再上朝。 |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他沉浸在她的陪伴中,白天游玩,夜晚也只陪她一人。 |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宫中有三千佳丽,但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她住进华丽的金屋,夜晚温柔相伴;宴会过后,醉意融融。 |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她孤独落泪,面容凄凉,像春天的梨花带着雨水。 |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皇帝掩面无法相救,回头看去,泪水与血混在一起。 |
|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 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使者,她在九华帐中惊醒。 |
|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只能将旧物表达深情,把金钗和钿盒寄托给使者。 |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西宫南内荒草丛生,落叶满地无人打扫。 |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梨园弟子年老白发,椒房的宫女也已青春不再。 |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 夜晚宫殿中萤火虫飞舞,思绪悄然,孤灯挑尽也无法入眠。 |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钟鼓声缓缓响起,漫长的夜晚即将过去,星辰渐渐隐去。 |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梦不成。 | 鸳鸯瓦上结霜,翡翠被寒冷,梦也难以成形。 |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 分别时反复叮嘱话语,话语中有誓言,彼此心中明白。 |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七月七日的长生殿,深夜无人之时,二人私语。 |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在天上愿做比翼双飞的鸟,在地上愿为相连的枝条。 |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天地长久,但这份遗憾却永远无法结束。 |
三、诗句解析:“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句话出现在诗的结尾部分,意在表达:
- “亲戚或余悲”:亲人朋友或许还在为这段感情感到悲伤。
- “他人亦已歌”:但其他人早已将这段往事当作歌谣传唱,逐渐遗忘。
这句诗反映出一种时间的力量,以及人们对逝去事物的态度变化。它既是对爱情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四、总结
《长恨歌》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部历史与情感交织的史诗。通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一句,白居易深刻揭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时间对记忆的侵蚀。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