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生平简介】钱玄同(1887年—1939年),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庵,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留学日本,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现代语文改革和文化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生平总结
钱玄同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期间接触了大量西方思想,思想逐渐激进。归国后,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鲁迅等人密切合作,推动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
他主张“整理国故”,但更强调“打倒孔家店”,反对封建礼教,倡导科学与民主。在语言文字方面,他提出“汉字改革”主张,认为汉字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主张采用拼音文字。他还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发表多篇重要文章,如《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等。
钱玄同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晚年身体欠佳,但仍坚持著述,直至1939年病逝,享年52岁。
二、钱玄同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钱玄同(原名钱夏) |
| 字/号 | 字德潜,号疑庵 |
| 出生年月 | 1887年 |
| 逝世年月 | 1939年 |
| 籍贯 | 浙江吴兴(今湖州) |
| 学历 | 京师大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 |
| 留学国家 | 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 |
| 主要活动 |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编辑、语言文字改革 |
| 主张 | 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汉字改革 |
| 著作 | 《钱玄同文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等 |
| 教育职务 | 北京大学教授 |
| 影响 | 中国现代语文改革先驱,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三、总结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行动不仅推动了文学和语言的现代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变革。他的一生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尽管他在语言文字改革上的观点颇具争议,但他为中国文化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至今仍值得后人铭记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