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计算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特点或工作性质,对部分岗位的职工实行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与标准工时制不同,综合计算工时制允许在一定周期内灵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但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标准。
这种制度主要适用于因工作性质特殊、季节性强、需要连续作业或难以按日计算工时的岗位。例如:交通运输、电力、电信、港口、铁路、建筑等行业中的一些岗位。
一、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主要特点:
| 特点 | 内容说明 |
| 周期性 | 工作时间以周、月、季、年等为单位进行综合计算 |
| 灵活性 | 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每日工作时间 |
| 法定限制 | 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 |
| 需审批 | 实行前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
| 休息保障 | 职工在周期内应享有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
二、适用范围:
| 行业/岗位 | 举例说明 |
| 交通运输 | 飞机、火车、长途客运司机 |
| 电力、通信 | 电力调度、通信维护人员 |
| 港口、物流 | 货运装卸、仓储管理人员 |
| 建筑施工 | 建筑工地工人、工程技术人员 |
| 季节性行业 | 农业、旅游业、冰雪运动场馆等 |
三、与标准工时制的区别:
| 项目 | 标准工时制 | 综合计算工时制 |
| 工作时间 | 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 按周期综合计算,总量不超过标准工时 |
| 工作安排 | 每日固定上班时间 | 可灵活安排,但需保证休息时间 |
| 加班规定 | 一般不得随意加班 | 在周期内可适当安排加班,但需支付加班费 |
| 审批要求 | 无需特别审批 | 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
| 适用对象 | 多数企业常规岗位 | 特殊行业、岗位 |
四、注意事项:
1. 合法审批是前提:企业若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
2. 保障劳动者权益:即使采用综合计算工时制,也必须确保劳动者在周期内的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不被侵犯。
3. 合理安排工作强度:避免因长期连续工作导致劳动者疲劳过度,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
4. 记录和统计清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考勤和工时统计制度,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五、总结:
综合计算工时制是一种适应特殊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工时制度,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在使用该制度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时安排合理、合法,并充分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