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什么意思】“抛砖引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意指自己先提出不成熟或粗糙的观点,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更精彩、更深入的见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赵嘏的《长安秋望》诗中:“高楼晓望无穷意,不觉残阳已晚钟。”后来在《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出现,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抛砖引玉 |
| 拼音 | pāo zhuān yǐn yù |
| 出处 | 唐代赵嘏《长安秋望》、《红楼梦》等 |
| 本义 | 用粗浅的言论引出高明的意见 |
| 引申义 | 谦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激发他人更好的想法 |
| 使用场景 | 讨论、演讲、写作、教学等场合中表示谦逊 |
| 语法结构 | 动宾+动宾(抛砖 + 引玉) |
| 近义词 | 举一反三、抛针引线、引玉之砖 |
| 反义词 | 班门弄斧、自以为是 |
二、成语使用示例
1. 在会议上发言时
“我先抛砖引玉,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补充。”
2. 在课堂讨论中
“这个问题我还不太清楚,先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能分享更多观点。”
3. 在写作过程中
“这篇文章我只是初步构思,算是抛砖引玉,期待读者们的反馈和指正。”
三、常见误解与注意事项
- 误用情况:有人误以为“抛砖引玉”是贬义词,其实它是谦辞,用于自我谦虚。
- 适用对象:适用于对他人表示尊重,而不是贬低自己。
- 语气把握:使用时要根据场合调整语气,避免显得过于轻浮或不自信。
四、总结
“抛砖引玉”是一种表达谦虚、鼓励他人发表意见的成语,常见于正式或半正式的交流场合。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礼貌和开放心态,也有助于促进更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有礼。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拓展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