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马蕴雯简历】马蕴雯是中国女排历史上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球员,她在场上以出色的拦网能力和稳定的发挥著称。她的职业生涯不仅展现了个人技术的高超,也体现了中国女排在200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的竞技水平和团队精神。
以下是对马蕴雯职业生涯的总结,结合关键数据与经历,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个人简介
马蕴雯,1983年5月18日出生于上海,身高1.93米,体重75公斤,司职副攻。她自1999年进入上海女排青年队,2003年正式入选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手之一。她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多个重要赛事,包括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等国际大赛。
二、职业生涯关键节点
|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1999年 | 进入上海女排青年队 | 开始职业排球生涯 |
| 2003年 | 正式入选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 | 年仅20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手 |
| 2004年 | 雅典奥运会参赛 | 作为主力副攻出战,帮助中国队获得银牌 |
| 2006年 | 世界女排锦标赛 | 中国女排获得亚军,马蕴雯表现稳定 |
| 2008年 | 北京奥运会 | 作为主力副攻出战,中国队获得铜牌 |
| 2010年 | 亚运会 | 中国女排夺冠,马蕴雯担任重要角色 |
| 2012年 | 伦敦奥运会 | 中国女排未能进入四强,马蕴雯状态下滑 |
| 2013年 | 退役 | 因伤退出国家队,结束10年国家队生涯 |
三、主要荣誉与成就
- 2004年雅典奥运会银牌
-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
- 2010年亚运会冠军
- 多次入选国内最佳副攻
-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成员之一
四、技术特点与风格
马蕴雯以出色的拦网能力闻名,尤其擅长快攻和二次进攻。她的身高优势让她在网前具有极强的压制力,同时具备良好的移动能力和判断力。尽管在进攻上不如一些主攻手那样突出,但她凭借稳定的防守和拦网为中国女排提供了坚实的后防支持。
五、退役后的发展
退役后,马蕴雯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于中国排球界。她曾参与青少年排球训练工作,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排球人才。此外,她也偶尔出现在排球相关的电视节目或公益活动中,继续为排球事业贡献力量。
六、总结
马蕴雯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排球从低谷走向复兴的过程。虽然她在巅峰期未能获得奥运金牌,但她的技术和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球员。作为一名副攻,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团队中的中坚力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马蕴雯在具体比赛中的表现或战术作用,可参考相关赛事录像及专业分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