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健康。为了确保灌溉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制定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该标准对灌溉用水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总结与关键指标对比表格:
一、标准概述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是我国针对农业灌溉用水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旨在保障农作物安全、防止土壤污染、维护生态环境。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农田的灌溉用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再生水等。
该标准不仅考虑了水质对作物的影响,还兼顾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保护。通过对水质参数的控制,确保灌溉水不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二、主要水质指标及限值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标准限值(mg/L) | 说明 |
| pH值 | - | 6.0~8.5 | 适应多数作物生长需求 |
| 悬浮物 | mg/L | ≤20 | 避免堵塞灌溉系统 |
| 化学需氧量(COD) | mg/L | ≤100 | 反映有机污染程度 |
| 生化需氧量(BOD5) | mg/L | ≤20 | 表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 |
| 总磷(TP) | mg/L | ≤1.0 |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
| 总氮(TN) | mg/L | ≤10.0 | 控制氮素过量影响 |
| 氟化物 | mg/L | ≤1.0 | 避免氟中毒风险 |
| 氰化物 | mg/L | ≤0.5 | 强毒性物质,严格限制 |
| 六价铬 | mg/L | ≤0.05 | 重金属污染物 |
| 铅 | mg/L | ≤0.1 | 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 |
| 砷 | mg/L | ≤0.05 | 有毒重金属,需严格控制 |
| 大肠菌群数 | 个/L | ≤3000 | 表示微生物污染程度 |
三、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灌溉用水:
- 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水库)
- 地下水
- 再生水(处理后的污水)
- 其他可用于灌溉的水源
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水质状况和作物种类,适当调整部分指标,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四、实施意义
1.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控制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农产品污染风险。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3.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体和土壤质量。
4. 提高灌溉效率:保证水质符合要求,提升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
五、结语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实施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指标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农民和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水质监测与保护工作,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