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异常名词解释】在日常体检或疾病诊断中,尿液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项目。尿液的性状、成分变化可以反映肾脏、泌尿系统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的状态。以下是对常见“尿异常”相关术语的简要解释与总结。
一、尿异常名词解释()
1. 蛋白尿:指尿液中含有过量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低,若超过一定数值则称为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
2. 血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肉眼血尿)或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镜下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或外伤引起。
3. 糖尿:尿液中含有葡萄糖,通常提示血糖水平过高,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时可能出现糖尿。
4. 酮尿:尿液中出现酮体,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长期饥饿状态下脂肪分解过多时。
5. 胆红素尿:尿液呈深黄色或茶色,含有胆红素,多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如黄疸。
6. 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因淋巴系统受阻导致乳糜液进入尿液,常见于丝虫病等寄生虫感染。
7. 脓尿:尿液中有大量白细胞,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8. 菌尿:尿液中存在细菌,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表现。
9. 管型尿:尿液中出现由肾小管内形成的管状物质,如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等,提示肾功能异常。
10. 尿比重异常:尿液的密度异常,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或水分摄入不足。
二、尿异常相关术语对照表
| 术语 | 定义 | 常见原因 | 临床意义 |
| 蛋白尿 |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 |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 反映肾功能损害 |
| 血尿 | 尿液中含红细胞 | 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 | 提示泌尿系统病变 |
| 糖尿 |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糖尿病、高血糖状态 | 表明血糖调控异常 |
| 酮尿 | 尿液中存在酮体 | 糖尿病酮症、饥饿状态 | 提示代谢紊乱 |
| 胆红素尿 | 尿液呈深黄色,含胆红素 | 黄疸、肝胆疾病 | 反映肝脏或胆道功能异常 |
| 乳糜尿 | 尿液呈乳白色 | 淋巴系统受阻、丝虫病 | 提示淋巴系统疾病 |
| 脓尿 | 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 | 泌尿系统感染 | 提示感染存在 |
| 菌尿 | 尿液中存在细菌 | 尿路感染 | 感染的直接证据 |
| 管型尿 | 尿液中出现肾小管形成的管状物 | 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 反映肾脏损伤 |
| 尿比重异常 | 尿液密度异常,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 | 肾功能异常、饮水过多或不足 | 评估肾脏浓缩功能 |
通过以上对“尿异常”相关术语的解释和对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尿液检查结果的意义,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