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什么意思】“鸟尽弓藏”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事情完成后,把曾经依靠的人或工具抛弃或处理掉。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描述那些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鸟尽 | 鸟儿被捕获殆尽,没有了 |
| 弓藏 | 弓箭被收起来,不再使用 |
整体意思是:当鸟儿都被捕完后,弓箭也就失去了作用,被收起来不用了。引申为在完成目标之后,将原本依赖的人或工具抛弃。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话的意思是:飞鸟打完了,好的弓就被收藏起来了;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煮吃了。这是范蠡对越王勾践的劝告,提醒他不要忘记功臣,否则会遭到背叛。
三、用法与示例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背叛行为 | 他成功后就把当初帮助他的人抛弃了,真是鸟尽弓藏。 |
| 揭露权力斗争 | 这场政治斗争中,胜利者往往采取鸟尽弓藏的手段。 |
| 讽刺人性冷酷 | 她只顾自己利益,完全不顾旧友,简直是鸟尽弓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背信弃义 |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患难与共 |
五、总结
“鸟尽弓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在达成目的后,对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或工具进行抛弃或伤害的行为。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广泛应用于现代语境中,强调了诚信与感恩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警示,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