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赔了夫人又折兵典故介绍

2025-11-10 21:47:29

问题描述:

赔了夫人又折兵典故介绍,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21:47:29

赔了夫人又折兵典故介绍】“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争斗或博弈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甚至遭受双重损失。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东吴与蜀汉之间的一段历史故事,具有浓厚的戏剧性和讽刺意味。

一、典故背景

“赔了夫人又折兵”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讲的是周瑜为了夺取荆州,设计用美人计来迷惑刘备,企图让刘备放弃荆州,从而达到控制蜀汉的目的。他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希望借此牵制刘备。然而,这一计划最终被诸葛亮识破,并成功帮助刘备逃脱,同时保住了荆州。

在这场计谋中,东吴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失去了孙尚香这位重要的“夫人”,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周瑜的部将甘宁。因此,后人用“赔了夫人又折兵”来形容这种得不偿失的局面。

二、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出处人物 周瑜、诸葛亮、刘备、孙尚香
故事核心 周瑜用美人计诱骗刘备,结果失败,失去夫人和士兵
成语含义 指做事不得当,既没得到好处,又失去了重要东西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计划失败,损失惨重的情况
文化意义 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谋较量和策略失误

三、历史与文学的区别

虽然“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但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孙尚香嫁给刘备的事情。这一情节是小说作者罗贯中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而创作的,属于艺术加工。不过,它确实反映了当时三国时期各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斗争策略。

四、现实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商业竞争、人际交往还是个人决策,如果缺乏深思熟虑,往往会导致本末倒置,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因此,学会权衡利弊、制定合理策略,是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关键。

结语:

“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是对一段历史故事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最终落得一场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