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的故事和含义简短】“难兄难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处境相似、遭遇相同,常常一起经历困难或挫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描述同伴之间命运相连的常用表达。
一、故事来源
“难兄难弟”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德行》中,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两位兄弟——陈寔(字仲弓)和他的儿子陈纪(字元方)的故事。他们父子二人皆以德行著称,受到当时人们的尊敬。有一次,有人问陈寔:“你的儿子怎么样?”陈寔回答:“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说,他的儿子陈纪很难当哥哥,而他的另一个儿子陈群(字季方)也很难得当弟弟。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难兄难弟”,用来形容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彼此难以分开。
二、含义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难兄难弟 |
| 拼音 | nàn xiōng nàn dì |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 原意 | 形容兄弟之间情谊深厚,彼此难以分离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两人处境相似、共同经历困难 |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强调团结与共患难 |
| 使用场景 | 描述朋友、同事或伙伴之间的共同经历 |
三、现代应用举例
1. 职场中:两个同事因公司裁员同时被解雇,被称为“难兄难弟”。
2. 生活中:一对朋友因经济问题陷入困境,互相扶持,也被称为“难兄难弟”。
3. 历史背景:在战争或灾难中,一家人被迫分离,但始终相互牵挂,也可称为“难兄难弟”。
四、总结
“难兄难弟”不仅是对兄弟情深的赞美,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的相互支持与理解。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真正的友情和亲情往往能带来力量与希望。虽然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