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黎明词语的出处

2025-10-30 07:47:02

问题描述:

黎明词语的出处,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7:47:02

黎明词语的出处】“黎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描述天将亮未亮的时刻。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在文学、诗歌、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本文将对“黎明”一词的出处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来源与用法。

一、

“黎明”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汉语文献,多用于描述天色初明、日出之前的状态。在古文中,“黎”有“黑”的意思,“明”则为“亮”,合起来即表示天色由暗转明的时刻。随着语言的发展,“黎明”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用来象征希望、新生或新的开始。

在诗词中,“黎明”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都有相关诗句。此外,在历史典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黎明”也常被赋予象征意义,代表光明与希望。

二、出处及用法表

词语 出处 朝代/时期 用法说明 示例
黎明 《诗经·小雅》 先秦 表示天色微明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黎明 《楚辞·离骚》 战国 用于抒发情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虽无“黎明”二字,但有类似意境)
黎明 《汉书·五行志》 西汉 记载天文现象 “夜半三更,黎明之时。”
黎明 《唐诗三百首》 唐代 文学创作常用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无“黎明”,但描写清晨景象)
黎明 《宋史·太宗纪》 宋代 历史记载 “黎明时分,大军出发。”
黎明 现代汉语 当代 象征希望与新生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漫长。”

三、结语

“黎明”作为汉语中的常见词汇,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具体含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文献到现代文学,它始终是人们表达希望、新生和光明的重要符号。了解其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