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文言文翻译】“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文为:“蒙少不修学,性嗜酒,然好读书,每见事有疑,便问人,或夜诵书,手不释卷。”意思是:吕蒙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性格喜欢喝酒,但他喜欢读书,每当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去请教别人,有时晚上还在读书,手中的书本从不放下。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持续阅读的习惯。
一、
“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读书,即使在休息时间也不放弃学习。它常用来赞美那些热爱学习、坚持不懈的人。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教育和自我提升的价值观。
在现代语境中,“手不释卷”可以引申为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学习的热情与习惯。
二、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表
文言文 | 白话文翻译 |
蒙少不修学 | 吕蒙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 |
性嗜酒 | 性格喜欢喝酒 |
然好读书 | 但是喜欢读书 |
每见事有疑 | 每当遇到事情有疑问 |
便问人 | 就去请教别人 |
或夜诵书 | 有时晚上还在读书 |
手不释卷 | 手中的书本从不放下 |
三、延伸理解
“手不释卷”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态度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古代,书籍稀少,能拥有书籍并坚持阅读的人,往往被视为有志向、有追求的人。如今,虽然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但“手不释卷”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结语
“手不释卷”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持续积累,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