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什么意思】“野旷天低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江边时所见的自然景象,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下面我们将从字面意思、诗意解析、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字面意思
- 野旷:原意是“野外空旷”,形容广阔的原野。
- 天低树:意思是“天空仿佛低垂在树木之上”,形象地描绘了远山与天空相连的景象,给人以开阔、宁静之感。
整体来看,“野旷天低树”描述的是一个辽阔、寂静的野外夜晚,天空与远处的树木连成一片,营造出一种天地交融的意境。
二、诗意解析
这句诗出现在整首诗的后半部分,前面写的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表达了诗人因旅途奔波而产生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接着“野旷天低树”则将视角转向自然,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静神宁的境界。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缓解内心的忧愁,体现出一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表达
“野旷天低树”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变化:
- 孤独感:在广阔的野外,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
- 宁静感:尽管孤独,但自然的美景又带来一种内心的平静。
- 归属感:最后“江清月近人”则暗示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却与自然融为一体。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字面意思 | 野外空旷,天空仿佛低垂在树木之上 |
诗意解析 | 描绘夜泊江边时的自然景象,营造出天地交融、宁静悠远的意境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
写作手法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情感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野旷天低树”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心境的写照。它让我们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文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