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解析:
清晨,稚嫩的孩子从金盆中取出凝结了一夜的冰块,用彩色的丝线将其串起当作小锣(银钲)。孩子兴高采烈地敲击冰块,那声音如同玉石制成的磬一般清脆,在树林间回荡。然而,就在孩子们沉浸于欢乐之时,冰块突然破裂,摔碎在地面上,发出了如玻璃般清脆的破碎声。
这首诗通过对儿童玩冰这一日常小事的描写,不仅捕捉到了孩童纯真无邪的笑容,还通过冰块从完整到破碎的过程,隐喻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往往短暂易逝的道理。同时,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冰块比作玉磬和玻璃,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杨万里以他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普通的生活场景转化为充满诗意的艺术作品。这种对自然与人性敏锐洞察力的表现,正是《稚子弄冰》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