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如果售价高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资产净值),所形成的利得一般会作为营业外收入进行处理。这类收入并非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而是由于非经常性事项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固定资产处置相关的收益也可能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制造型企业可能将闲置设备出售给相关业务伙伴,这种情形下的收益可能会被归类为其他业务收入,而非营业外收入。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及会计政策的规定,合理确定该利得的入账科目。此外,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议企业在处理此类事项时,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合规的指导。
综上所述,“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实现的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表述在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具体情况仍需视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及会计处理习惯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