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势不两立指的是什么

2025-11-24 16:38:08

问题描述:

势不两立指的是什么,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16:38:08

势不两立指的是什么】“势不两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两种力量、立场或势力之间无法共存、彼此对立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敌对关系,强调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难以调和。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势不两立
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沛公先破秦入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语境可见)
含义 双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不能共存。
用法 多用于描述敌对关系、竞争关系或立场对立的情况。
近义词 势同水火、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反义词 和睦相处、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二、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举例说明
政治斗争 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紧张,双方势不两立,难以妥协。
商业竞争 两家公司因市场争夺而势不两立,竞争激烈。
个人矛盾 朋友间因理念不同,最终势不两立,不再来往。
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秦国与六国势不两立,最终被统一。

三、常见误用

1. 误用对象:有人误以为“势不两立”仅适用于军事或政治,实际上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2. 混淆近义词:如“势如水火”更强调对立的激烈程度,“势不两立”则更强调无法共存的状态。

3. 语境不当:在表达“双方暂时不合作”时,应使用“暂时搁置”或“保持距离”,而非“势不两立”。

四、总结

“势不两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双方力量相当、立场对立,无法调和的关系。它不仅用于历史、政治领域,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竞争中也广泛使用。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