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十冬腊月成语解释

2025-11-23 18:21:47

问题描述:

十冬腊月成语解释,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8:21:47

十冬腊月成语解释】“十冬腊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冬季最寒冷的时节。它不仅体现了季节的特点,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以下是对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解释

成语:十冬腊月

拼音:shí dōng là yuè

意思: 指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即冬季的三个月,通常用来形容天气极冷、寒风刺骨的季节。

出处: 该成语多见于民间俗语和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常有相关描写。

用法: 多用于描述冬天的寒冷或强调某事发生在冬季。

近义词: 冬季严寒、天寒地冻

反义词: 春暖花开、夏日炎炎

二、成语来源与文化背景

“十冬腊月”源于古代对季节的划分。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冬”、“仲冬”和“季冬”,合称“十冬腊月”。这三个月是全年中最冷的时期,因此人们常用“十冬腊月”来形容寒冬。

在古代,由于没有现代取暖设备,人们在“十冬腊月”期间往往要依靠柴火、炭火等来御寒,这也促使了“冬至吃饺子”、“腊八喝粥”等传统习俗的形成。

三、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解释
十冬腊月,寒风刺骨,出门都要裹得严实。 描述冬季寒冷的天气状况。
老人常说:“十冬腊月,养好身体,来年才有力气干活。” 强调冬季养生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正是十冬腊月,外面下着大雪。 表示时间是在冬季。

四、总结

“十冬腊月”不仅是对冬季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寒冷季节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它提醒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并珍惜温暖的生活环境。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季节表达,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适应。

成语 十冬腊月
拼音 shí dōng là yuè
含义 冬季的三个月,指寒冷的冬天
出处 民间俗语、古典文学
用法 形容冬季寒冷或强调时间
近义词 冬季严寒、天寒地冻
反义词 春暖花开、夏日炎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季节相关的成语,欢迎继续阅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