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捆索绑的含义】“绳捆索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进行非常严密、牢固的捆绑或限制。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字面意义上的捆绑,也常被引申为对人的控制、束缚或压制,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绳捆索绑 |
| 拼音 | shéng kǔn suǒ bǎng |
| 出处 | 不见于古代经典文献,常见于现代汉语表达中 |
| 本义 | 用绳子和索具将人或物紧紧捆住 |
| 引申义 | 对人进行严厉的控制、限制或压迫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对人的强制性控制或对事物的严格管理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绳捆索绑”并非出自古籍,而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组合词。它由“绳捆”和“索绑”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指用绳子捆绑和用索具固定,整体强调的是“紧密、牢固”的状态。
在日常使用中,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对人的行为、思想或行动上的限制,如:“他被绳捆索绑般地困在了公司里,无法自由发展。”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束手束脚、束缚重重、紧锁不放 |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
四、使用示例
1. 他在工作中被上司绳捆索绑,几乎没有一点自主权。
2. 这个制度让员工像被绳捆索绑一样,难以发挥创造力。
3. 虽然他表面上被绳捆索绑,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总结
“绳捆索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字面意义的捆绑,也可用于比喻性的限制和控制。它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束缚感,通常带有负面情绪。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绳捆索绑”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