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余舟一芥】“余舟一芥”出自清代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原文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描绘的是在大雪之后,作者独自一人乘舟前往湖心亭赏雪的情景,整个世界显得空旷而寂静,只有自己的一叶小舟和几个模糊的人影。
一、
“余舟一芥”是张岱在描写雪后西湖景象时所用的一个形象比喻。其中,“余舟”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小船;“一芥”则形容船小如草芥,极其微小。整体意思是:除了我这一叶小舟之外,再无其他船只,表现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孤寂。
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孤独、清冷、超然物外。
二、关键信息表格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作用 |
| 余舟 | 作者自己的小船 | 《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 表现作者独行其境,突出孤独感 |
| 一芥 | 比喻极小的东西,像一粒草芥 | —— | 强调船的微小,衬托环境的广阔 |
| 整体含义 | 作者的小船像一粒草芥一样渺小 | —— | 描绘雪后西湖的空旷与寂静 |
| 情感色彩 | 孤独、清冷、超脱 | —— | 反映作者内心的淡泊与沉思 |
三、延伸理解
“余舟一芥”不仅是对客观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表达。在张岱笔下,大自然的壮阔与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四、结语
“余舟一芥”虽简短,却蕴含深远。它不仅展现了张岱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在喧嚣尘世中,能够像“余舟一芥”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或许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