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丝线草】红丝线草,又称红丝线、红根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它属于唇形科,学名为Leonurus sibiricus,也被称为“西伯利亚鼠尾草”。红丝线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被广泛用于传统中医药中,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
以下是对红丝线草的总结性介绍,结合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红丝线草、红丝线、红根草 |
| 学名 | Leonurus sibiricus |
| 科属 | 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Leonurus)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斜生,具棱;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花淡紫色或白色,穗状花序;果实为小坚果。 |
| 生长环境 | 喜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多见于山坡、林缘、路旁、草地等地方。分布于中国南方及部分北方地区。 |
| 药用价值 |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利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
| 使用方式 | 可煎汤内服,或外敷患处。 |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长期服用需在中医指导下进行;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 |
| 民间用途 | 除药用外,部分地区也用作染料或制作草编工艺品。 |
红丝线草虽然在一些地区并不算稀有,但其药用价值和生态意义不容忽视。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重视增加,红丝线草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在使用时,建议结合专业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