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的资料有哪些】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也是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的象征。了解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其历史、功能、技术特点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以下是对“三峡大坝的资料有哪些”的总结,结合文字说明与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组成,包括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部分。该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6年全部建成,2012年实现全部机组发电。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其中,防洪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够有效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为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通航方面,通过建设船闸,使得万吨级船舶可以顺利通过大坝,极大提升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此外,三峡工程还涉及移民安置、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大型工程项目。
二、三峡大坝相关资料汇总表
| 资料类别 | 内容摘要 |
| 工程概况 |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之一,2006年竣工,2012年全部投产。 |
| 建设时间 | 1994年动工,2006年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全部机组发电。 |
| 工程规模 | 大坝全长约2335米,高185米,总库容约393亿立方米。 |
| 发电能力 | 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是全球最大水电站之一。 |
| 防洪作用 | 可使荆江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有效减少洪水灾害风险。 |
| 通航能力 | 设有五级船闸,可通行万吨级船舶,极大提升长江航运效率。 |
| 移民安置 | 共迁移人口约113万人,主要安置在湖北、重庆等地,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保障生活。 |
| 生态影响 | 对鱼类洄游、水文变化、植被分布等产生一定影响,已采取多项生态保护措施。 |
| 技术创新 | 在混凝土浇筑、大坝结构设计、水轮机制造等方面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
| 社会经济意义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航运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
三、结语
三峡大坝作为一项集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巨型水利工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远考虑。通过对三峡大坝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工程的历史背景、技术成就及其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