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是指什么】“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策略的集大成者,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后来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广泛应用于战争、政治、商业等各个领域。三十六计并非指具体的36种计谋,而是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中关于应对复杂局势、以智取胜的36种策略思想。
一、三十六计概述
三十六计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战术与策略,分为六套: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败战计和走战计。每一套计策都针对不同的战场情境,体现了古人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
二、三十六计一览表
| 序号 | 计策名称 | 简要解释 |
| 1 | 诳(kàng) | 假装迷惑敌人,使其判断失误 |
| 2 | 围魏救赵 | 攻打敌人的后方或盟友,迫使敌人撤兵 |
| 3 | 借刀杀人 | 利用第三方力量打击敌人 |
| 4 | 以逸待劳 | 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
| 5 | 乘火打劫 | 在敌人混乱时趁机进攻 |
| 6 | 声东击西 | 声言攻击一方,实际攻打另一方 |
| 7 | 无中生有 | 故意制造假象,让敌人产生误解 |
| 8 | 暗度陈仓 | 表面做一件事,实际另有所图 |
| 9 | 笑里藏刀 | 表面上友好,实则暗藏杀机 |
| 10 |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利用敌人的手段对付敌人 |
| 11 | 趁火打劫 | 在敌人陷入困境时加以打击 |
| 12 | 偷梁换柱 | 替换关键部分,改变整体局势 |
| 13 | 指桑骂槐 | 借题发挥,间接批评对方 |
| 14 | 假痴不癫 | 表面上装糊涂,实则心中有数 |
| 15 | 隔岸观火 | 冷眼旁观,等待时机 |
| 16 | 李代桃僵 | 用自己的利益换取他人利益 |
| 17 | 顺手牵羊 | 乘人不备,获取小利 |
| 18 | 调虎离山 | 引诱敌人离开根据地 |
| 19 | 釜底抽薪 | 直接切断敌人的根本 |
| 20 | 混水摸鱼 | 在混乱中获得优势 |
| 21 | 金蝉脱壳 | 用假象迷惑敌人,自己悄然撤离 |
| 22 | 欲擒故纵 | 先放松控制,再一举擒获 |
| 23 | 抛砖引玉 | 用小利引诱敌人上钩 |
| 24 | 瞒天过海 | 伪装真实意图,瞒骗敌人 |
| 25 | 反客为主 | 反转局势,掌握主动权 |
| 26 | 美人计 | 利用女性诱惑敌人 |
| 27 | 空城计 | 以虚张声势震慑敌人 |
| 28 | 苦肉计 | 自己受苦,博取敌方信任 |
| 29 | 连环计 | 多个计策连环使用 |
| 30 | 走为上计 | 在无法取胜时选择撤退 |
| 31 | 借尸还魂 | 借助旧势力重振旗鼓 |
| 32 | 空中楼阁 | 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计划 |
| 33 | 破釜沉舟 | 断绝退路,背水一战 |
| 34 | 闭门羹 | 以拒绝的方式让敌人知难而退 |
| 35 | 破绽百出 | 敌人内部出现漏洞 |
| 36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在绝境中激发潜能 |
三、总结
“三十六计”不仅是一种战术,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强调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讲究“以智取胜”。虽然这些计策最初用于战争,但其背后的思想早已超越了军事范畴,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商业、人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了解三十六计,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智慧,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提供许多启发。无论是面对竞争还是解决难题,三十六计都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