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钱】侵占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类型,指的是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来判断。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是对侵占罪立案标准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中的参考标准。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各地司法机关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也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立案标准(以“数额较大”为例)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立案条件 | 行为人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拒不退还。 |
| 数额较大标准 | 一般为人民币5000元至1万元以上(各地标准略有差异) |
| 数额巨大标准 | 一般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部分地区可能更高) |
| 立案机关 | 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
| 证据要求 | 需提供证明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拒不退还的相关证据(如证人证言、书面材料、转账记录等) |
三、地方差异说明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例如:
- 北京、上海等地的“数额较大”标准通常为1万元以上;
- 西部一些省份可能设定为5000元以上即可立案。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当地公安机关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最准确的标准信息。
四、结语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而“数额较大”是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他人财物被非法占有,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法律对侵占行为的打击力度逐年增强,提醒大家在处理他人财物时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一时贪念触犯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