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的意思是什么】“禹余粮”是一个古代中药名称,出自《神农本草经》,在中医典籍中常被提及。它不仅是一种药材,还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关,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药用价值。以下是对“禹余粮”的详细解释。
一、
“禹余粮”是中药名,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属于含铁的氧化物类矿物。其性味甘、涩、平,归脾、胃经,具有收敛止血、固摄止泻、生肌敛疮等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便血、崩漏、腹泻等症状。
据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地留下余粮,因此得名“禹余粮”。这一名称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禹余粮 |
| 英文名称 | Yuyulang / Limonite (褐铁矿) |
| 药材来源 | 天然矿物,多为含铁的氧化物类矿物(如褐铁矿) |
| 性味归经 | 甘、涩、平;归脾、胃经 |
| 功效 | 收敛止血、固摄止泻、生肌敛疮 |
| 主治 | 便血、崩漏、腹泻、溃疡、疮疡等 |
| 使用方法 | 多入煎剂或研末冲服 |
| 注意事项 | 阴虚火旺者慎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
| 文化背景 | 源于大禹治水传说,象征余粮之名 |
三、结语
“禹余粮”不仅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药材,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其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传统医学的智慧与魅力。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