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基期是哪一年】“十三五”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其实施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基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通常指的是规划的起始年份或参考年份。了解“十三五”的基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规划的背景、目标和实施基础。
一、什么是“基期”?
“基期”是指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作为比较基准的年份。它通常是规划开始前的某一年,用于衡量未来几年的发展变化。例如,在“十三五”规划中,基期可能指的是2015年,因为“十三五”是从2016年开始执行的,而2015年是规划实施前的一年,常被用作数据对比的基础。
二、“十三五”基期的确定
根据官方资料和相关政策文件,“十三五”规划的基期为2015年。这意味着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2015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指标被作为参考依据,用于评估未来五年的增长目标和发展成效。
三、总结与分析
| 项目 | 内容 |
| 规划名称 |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
| 实施时间 | 2016年1月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基期年份 | 2015年 |
| 基期作用 | 作为规划制定的参考起点,用于对比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水平 |
| 相关政策 |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四、结语
“十三五”规划的基期为2015年,这一设定为国家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比2015年的数据,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对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而言,了解基期的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