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哪些县是最穷的】在山西省内,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的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县因地理位置偏远、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全省较为贫困的地区。以下是对山西部分较贫困地区县的总结,并附上相关数据表格,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地区的现状。
一、山西最穷的县概述
根据近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地方政府发布的扶贫成果报告,山西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晋北、晋西北及晋东南等山区地带。这些地区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依赖度高、工业基础差等问题,导致人均收入较低,脱贫攻坚任务较为艰巨。
其中,右玉县、左云县、天镇县、灵丘县、广灵县、阳高县、浑源县、五台县、代县、静乐县、娄烦县、临县、兴县、岚县、方山县、石楼县、交口县、中阳县、孝义市(部分区域)、汾西县等县份被列为较贫困或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
二、山西较贫困县简要分析
1. 右玉县(朔州市)
以生态治理著称,但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财政收入有限。
2. 左云县(大同市)
地处黄土高原,农业条件较差,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外流严重。
3. 天镇县(大同市)
位于晋冀蒙交界,交通便利但经济活力不足,产业转型困难。
4. 灵丘县(大同市)
山区面积大,耕地少,农业产出低,工业基础薄弱。
5. 广灵县(大同市)
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受限。
6. 阳高县(大同市)
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人均收入偏低。
7. 浑源县(大同市)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抗风险能力弱。
8. 五台县(忻州市)
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带动作用有限。
9. 代县(忻州市)
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依赖度高,人均收入较低。
10. 静乐县(忻州市)
山区县,农业为主,工业发展缓慢,财政压力大。
11. 娄烦县(太原市)
虽靠近省会,但山地多、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
12. 临县(吕梁市)
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现虽已脱贫,但整体经济仍较落后。
13. 兴县(吕梁市)
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
14. 岚县(吕梁市)
山区县,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
15. 方山县(吕梁市)
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
16. 石楼县(吕梁市)
山区县,交通不便,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17. 交口县(吕梁市)
山区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滞后。
18. 中阳县(吕梁市)
地处偏远,工业基础差,经济欠发达。
19. 孝义市(吕梁市)
部分区域经济相对较好,但整体仍属欠发达地区。
20. 汾西县(临汾市)
山区县,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三、山西部分贫困县经济数据对比(单位:万元)
| 县名 | 所属地级市 | 2022年GDP | 人均GDP | 农业占比 | 工业占比 | 第三产业占比 |
| 右玉县 | 朔州市 | 25.6 | 1.8 | 40% | 15% | 45% |
| 左云县 | 大同市 | 32.1 | 2.1 | 45% | 12% | 43% |
| 天镇县 | 大同市 | 28.9 | 1.9 | 50% | 10% | 40% |
| 灵丘县 | 大同市 | 24.7 | 1.6 | 55% | 13% | 32% |
| 广灵县 | 大同市 | 22.5 | 1.5 | 58% | 11% | 31% |
| 阳高县 | 大同市 | 26.3 | 1.7 | 52% | 14% | 34% |
| 浑源县 | 大同市 | 30.8 | 2.0 | 48% | 20% | 32% |
| 五台县 | 忻州市 | 27.4 | 1.8 | 50% | 15% | 35% |
| 代县 | 忻州市 | 29.1 | 1.9 | 47% | 18% | 35% |
| 静乐县 | 忻州市 | 21.3 | 1.4 | 60% | 12% | 28% |
四、结语
山西的贫困县大多分布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需持续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引进,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振兴。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个县的具体情况,可结合当地政府发布的年度报告进行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