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公开行动的同时,暗中进行另一项计划或策略,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韩信在楚汉战争期间,采用此计成功突破敌军防线的故事。
一、成语解释
- 明修栈道:表面上修筑栈道(一种古代的木制通道),用来迷惑敌人,使其误以为我方会从这条路进攻。
- 暗度陈仓:实际上却悄悄地从陈仓(地名)方向偷渡,绕过敌人的防线,发动突袭。
整体意思是:在公开场合制造假象,吸引对方注意力,同时在背后实施真正的战略行动。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信所居之国,未尝有变,非信之所能也。”
但更直接的出处是后人对韩信战术的总结。在楚汉相争时期,韩信为避开项羽的主力,采取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成功攻入关中,为刘邦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政治、商业、军事等各个领域,表示:
- 策略性误导:通过表面动作转移对手注意力;
- 隐秘行动:在对方不注意时实施真正计划;
- 出其不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优势。
四、总结对比表格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用兵策略) |
| 字面意思 | 表面上修筑栈道,实际上从陈仓秘密通行 |
| 引申意义 | 在公开行动的同时,暗中实施真实计划,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
| 使用场景 | 政治、军事、商业、谈判、竞争等需要策略和隐秘行动的场合 |
| 现代应用 | 比喻通过伪装或误导,实现隐藏目标;常用于描述战略性欺骗或迂回手段 |
| 延伸含义 | 鼓励灵活应变、善于利用对手的注意力盲点 |
五、结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不仅要懂得正面应对,更要学会在背后布局,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这种策略思维,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